难道真有保花和保港杯吗?成都蓉城两次误判VAR失明,中国足球的公正性何在?_裁判_比赛_河南队
最近,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发布的一份评议报告,将中超第29轮成都蓉城与河南队的争议判罚推上了风口浪尖。这场比赛为何如此引发关注?难道真有保港杯和保花杯的说法吗?成都蓉城到底是遭遇了“黑哨”吗?事实是,比赛中两次关键性的误判直接影响了最终的比赛结果,成都蓉城因此提前一轮失去了中超冠军的争夺机会。当VAR技术形同“摆设”,裁判的判罚成为比赛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时,中国足球的公正性究竟应该由谁来守护?
![]()
大家应该都看过成都蓉城主场与河南队的这场比赛吧!这场比赛既决定了成都蓉城能否继续争夺冠军,也是一次注定会让人热议的对决。可惜,在面对裁判的失误和VAR的不作为下,成都蓉城在主场被对方击败,提前一轮无缘今年的中超冠军争夺。这时候,他们究竟该向谁去申诉?
![]()
黑哨的现象并非中国足球的首次出现,尤其是在中超的最后几轮比赛中,裁判问题格外严重。就拿这场成都蓉城与河南队的比赛来说,根据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的评议结果,这场比赛中有两个判罚被认为是错误的。第一个错误是在成都蓉城进球前,河南队员的手球犯规应被判定为犯规并给予成都蓉城有利判罚,然而裁判却选择判定为手球犯规,这一失误十分严重,并且显然不可能仅仅是技术问题。第二个错误是漏判河南队在禁区内的手球犯规以及点球。专家组经过反复检查后发现,河南队员的手球行为非常明显,几乎是瞎子都能看到的事实,但裁判在通过高科技设备和VAR检查后竟未察觉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![]()
在赛后,成都蓉城通过申诉表达了对裁判的质疑,他们认为裁判的吹哨时间晚于本方射门的时间,应该判定进球有效。对此,评议组的一致意见是,在双方球员争抢头球时,成都蓉城的球员率先起跳并成功争到头球,且双手与对方球员的接触不构成犯规。即使之后球与河南队员的手臂发生接触,并且手臂的位置高于肩部,也应当被判定为手球犯规,因此裁判应在此情况下作出有利于成都蓉城的判罚,让比赛继续进行,而不是判定手球犯规。种种判罚似乎都对成都蓉城不利,难道真的有人希望成都蓉城失去冠军吗?
中国足球的发展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,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足协领导层的管理问题,虽然一些高层人员已经被替换,但问题依旧没有根本解决。其次,裁判问题严重,黑哨、人情哨、官哨现象层出不穷,这也是中国足球长期存在的一个顽疾。除此之外,球员的整体水平也较为低下。类似的裁判失误并非首次引发广泛关注,今年8月,广西平果与上海嘉定汇龙的比赛中,裁判漏判了红牌、错判了黄牌,并且VAR介入后仍然出现了错误,这直接扭曲了比赛的结果。当VAR技术沦为可有可无的工具,裁判的主观臆断又成了判决的主流,比赛的公平性无疑会受到极大的威胁。中国足球的公正性已经岌岌可危。球迷的愤怒、俱乐部的申诉、媒体的批评,所有的声音都在质疑:我们还能相信裁判的公正性吗?
![]()
黄强在其体育评论中提到,今年是成都蓉城夺冠的最佳时机,可能也是他们最近一次拥有如此机会的时刻。然而,由于俱乐部的管理不善和裁判的误判,他们错失了这次中超冠军的机会,今后可能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。如今,足协已公开承认,裁判在河南队与成都蓉城的比赛中确实存在重大错误,但他们表示无法更改比赛结果。如此公布有什么实际意义?难道只是罚罚这些裁判,甚至让他们永远无法重返赛场吗?许多人开始回想起过去的“保港杯”和“保花杯”的传闻,虽然以前大家只是当笑话听听,但现在却越来越觉得这可能是真的。当成都蓉城的球员在场上拼尽全力,却因为裁判的误判而失去冠军;当球迷高喊“黑哨”却没有得到回应时,中国足球的公信力也在慢慢流失。
![]()
我们不能再容忍“人情判罚”,也不能接受“选择性执法”,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公平的赛场——让进球有效,让犯规受到惩罚,让胜负真正由球员的表现来决定,而不是裁判的哨声。中国足球的改革不应止步于“限薪令”和“U23政策”,还需要从裁判制度、联赛管理、球员素质等根本问题入手。否则,今天的成都蓉城不会是唯一一个受害者,明天的中国足球,也将陷入争议和质疑中,最终走向衰退。只有从制度上做出根本性的改变,中国足球才能有希望,才能真正与国际足球接轨。你们怎么看?
![]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