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军比冠军更赚钱?上海申花奖金分配内幕曝光,36岁吴曦真实收入惊人_中超_球员_足球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11-26 02:18:09阅读次数:0

你说这足球世界有意思不? 上海申花刚丢了冠军,全队上下正憋屈着呢,结果两天后账上突然多出2000万。

这事儿听起来就跟天上掉馅饼似的,但你要是真以为这些钱能装进球员口袋,那可太天真了。

图片

我先给你算笔账。 这2000万是体育局给的亚军补贴,听着是笔巨款,但俱乐部要先扣掉一大块用于运营。

青训梯队要钱吧,基地维护要钱吧,工作人员工资要发吧? 七扣八扣,最后能分给球员的,撑死了也就六百来万。

再说这分钱的规矩。 申花搞的是“出场时间 贡献值”双轨制,说白了就是按劳分配。 你像吴曦这种踢了28场全部首发的,场均86分钟,还进了9个球5个助攻,那肯定拿大头。

但具体到数字,就有意思了,有人说他能拿100万,也有人说实际到手也就5到10万。 为啥差这么多? 因为球员收入构成太复杂了,工资是工资,赢球奖是赢球奖,赛季奖金又是另一码事。

咱们来看看吴曦这个案例。 36岁的老将,在中超绝对算高龄了,可人家这数据比多少年轻球员都漂亮。 但问题来了,你说他这100万到底值不值?

图片

有球迷掰着手指头算:要是按场均算,踢一场比赛差不多3万多;要是按进球算,一个球值11万。

这么一看好像挺合理,但你得知道,中超顶薪球员一年也才300万,这100万奖金相当于人家三分之一的年薪了。

这笔奖金分配背后反映的是中超的薪资现状。 限薪令之后,各队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,2000万看着多,其实分到三十来个球员头上,真没多少。

你像一些替补球员,可能整个赛季就没踢几分钟,最后分到的钱恐怕还不如一个月工资多。 这种分配方式,说实话就是逼着球员拼命,毕竟多上场一分钟,就多一分赚奖金的机会。

再说说申花这个俱乐部的运营思路。 他们这奖金分配方案,明显是偏向主力球员的。 有人质疑说这不公平,应该平均分才团结。

但俱乐部管理层私底下说过,足球本来就是竞争性的,要是干好干坏一个样,那谁还拼命? 这话糙理不糙,你看英超那些豪门,奖金分配差距比中超还大。

图片

我特意查了查其他中超俱乐部的做法。 有的球队确实是平均主义,不管主力替补,奖金人人有份;有的更极端,赢球奖按场上贡献现结,比如进球奖、助攻奖都是明码标价。 申花这种折中的方案,其实挺有中国特色的,既照顾效率,又考虑团结。

说到吴曦,还有个细节挺耐人寻味。 他合约马上就要到期了,这个节骨眼上传出百万奖金的消息,你说是不是俱乐部在释放留人信号?

毕竟现在中超找个靠谱的后腰太难了,更何况是吴曦这种能攻善守的。 但话说回来,36岁的年纪摆在这儿,俱乐部给合同肯定也得掂量掂量,万一状态下滑怎么办?

有意思的是,吴曦自己接受采访时候说,还想再踢两年,而且暗示想终老申花。 这态度很明确,就是不想挪窝了。

其实以他的能力,要是愿意转会,说不定能拿到更肥的合同。 据说之前上港就挖过他,开的价格比申花高不少,但人家没去。 这种忠诚度,在现在的足球圈里真是稀罕物了。

不过球迷圈里对这笔奖金争议不小。 有人觉得吴曦配得上这100万,毕竟数据摆在那儿;也有人吐槽说,一个亚军至于这么重奖吗? 要是拿了冠军还不得上天? 这种争论其实挺正常的,毕竟足球这玩意儿,成绩说话最硬气。

图片

说到成绩,申花这两年真是被海港压得喘不过气。 明明实力不差,可每到关键时刻总是差口气。

现在这2000万奖金,你说它是安慰奖也好,说是激励金也罢,关键是看下赛季能不能转化成战斗力。 俱乐部老板最近在更衣室里说了,钱不是白拿的,明年得见真章。

其实奖金分配这事儿,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中国足球的很多现实。 你说这2000万,要是放在青训上能培养多少苗子? 但要是真不给球队发奖金,球员积极性又成问题。 这种两难处境,每个中超俱乐部都在面对。

现在中超的投入越来越理性,像前几年那种动不动砸几个亿买人的场景很难再现了。 申花这2000万奖金,放在五年前可能都不算个大数,但现在却成了球队重要的资金补充。 这种变化,也折射出中国足球黄金时代的褪色。

说到最后,有个问题我一直没想明白:到底是重奖之下必有勇夫,还是说足球这东西,光靠钱真的买不来冠军? 你看中超这些年,烧钱最狠的球队不一定能笑到最后,反倒是那些运营健康的俱乐部能细水长流。 这其中的平衡点,恐怕才是中国足球最该琢磨的。

图片

所以啊,当我们在讨论吴曦该不该拿这100万的时候,其实真正该问的是:一个健康的足球联赛,到底需要怎样的薪资体系? 是英超式的弱肉强食,还是美国大联盟式的工资帽? 这个问题,可能比冠军归属更值得深思。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no-data暂无评论